
1946年8月,东北民主联军成立了1纵、2纵、6纵,这三个纵队是历史最悠久的部队。1纵1师的前身是红3军团,2纵5师源自红25军,6纵16师则起源于红1军团。1师、5师和16师的资历都非常老线上股票配资公司,战斗力强,因此东总的首长常常直接指挥这些部队作战。
其中,16师的资历最为久远,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昌起义部队,甚至与大革命时期的元帅府战车队有关系。在土地革命和抗战时期,16师战绩显赫,但在东北战场上的表现不如1师和5师。
在抗战期间,16师隶属于115师的343旅685团,后来它被改编为苏鲁豫支队,接着编入新四军3师7旅。自抗战初期起,彭明治接替杨得志成为指挥官,并且一直带领这支部队作战。加入新四军后,16师仍然是军部的机动部队,战斗力一直没有减弱。
部队进入东北后,最初在东总首长的直接指挥下作战。随后,随着纵队的组建,16师与山东的7师和冀热辽的19旅一同组成了6纵,16师成为了这一纵队的主力。然而,16师的师长一职始终没有人担任,副师长代理了这个职务。
按照规定,师长一职本应由彭明治来担任。但在四平保卫战时,彭明治因身体原因已经十分虚弱,多次吐血,在担架上指挥作战。战后,他被送往后方治疗。
展开剩余73%彭明治已经指挥这支部队长达8年之久,是这支部队的核心人物。在他的领导下,部队战斗力强、凝聚力高。在担任新四军机动部队期间,陈军长曾说:“这是华中主力的主力,党指到哪里,就在哪里。”然而,彭明治被安排去后方治疗后,16师的师长位置也成了一个难题。因为新任师长不仅要得到16师上下的认同,还要得到总部首长的批准。16师作为东总的老部队,始终备受关注。
尽管副师长暂时代理了师长职务,这支部队仍然参与了一些战斗,且战斗力尚可,但战果不如预期,有时甚至需要付出很大代价。而1师在梁兴初的领导下,5师在钟伟的指挥下,战斗表现则非常出色,不仅能高质量完成任务,还能抓住战机。相比之下,16师尽管资历老,但进步相对缓慢。正因如此,代理师长的职务一直没有得到正式确认,甚至有可能被替换掉,新指挥员或许会被空降过来。
大约一年后,在6纵成立之初,夏季开始,上级决定将梁兴初从1师调任至16师担任师长。上级的意图是希望通过梁兴初的领导,改善16师的战斗作风,带来新的变化。但可惜的是,梁兴初仅仅担任了2个月的师长后,就被调去担任新组建的纵队司令,16师依然由副师长代理。
1948年5月,东北部队再次调整,上级决定将1纵副司令李作鹏调任16师师长,要求他彻底改变16师的现状。与此同时,彭明治的身体已基本恢复,按照他对部队的了解和战斗作风,他回到16师后,应该能带来不小的改变。然而,上级最终没有让彭明治回到16师,而是将他调至第二前线指挥所担任副司令。
那时,辽东军区司令部被改为第一前线指挥所,而冀察热辽军区司令部则被改为第二前线指挥所。两者相当于兵团单位,负责指挥不同部队的作战。比如在辽沈战役时,第一指挥所指挥6纵、12纵及6个独立师围攻长春,而第二指挥所则指挥4纵、11纵以及独立师防守塔山一线。
尽管彭明治在东北战场最艰难时离开了前线,但他归来时,职务已经超越了不少纵队司令。后来,第二前线指挥所改为13兵团司令部,彭明治被任命为兵团副司令。虽然他在战斗中的表现没有达到预期,但他的职务却逐步提升。
16师的长期代理师长王东保,在梁兴初和李作鹏调任后,一直没有能够转正。也许是由于没有能够改变16师的局面,直到1949年6月,在江西战斗时,李作鹏接替了军长的职务,王东保终于如愿成为了正式的师长。然而,这时部队已没有多少重大战斗可以参与。
解放后线上股票配资公司,彭明治虽然担任了兵团副司令,但由于他早早离开了前线,且重返部队后没有再独立指挥作战,所以在评级时他的职务相对较低,最终被评定为准兵团级。
发布于:天津市辉煌优配吧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